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前辈们的教学理念和艺术成就是雕塑系发展的坚实学术基础。 因此,策划、系统地举办一次雕塑系前辈们的艺术创作和教学文献展,对雕塑系的历史进行梳理和追溯,是为了更好地推动雕塑学科建设,促进雕塑系的健康发展。雕塑系的教学工作。
继成功举办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徐仁波先生、陈其南先生、马改虎先生艺术创作及教学文献展后,西安美术学院拟举办今年“雕塑人生——陈田作品及教学文献展”。
陈田先生是1954年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分配到西安美术学院的第一批雕塑教师之一,在他撰写的《教学笔记》中,甚至探讨了艺术与生活的结合以及教学方法的问题。 他曾提出独特的“教学法”(即整体塑造法)。
据了解,主办方计划将陈田老师的创作手稿、文献图片、读书笔记、日记、泥塑等汇集到本次举办的教学成果展中展示。 一方面是对一位美国西部雕塑系前辈的虔诚纪念,同时也是看到老一辈遗产中可贵的学术精神。 这必将激励未来的学生,为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的艺术教学创造宝贵的学术遗产。
展览名称:雕塑生命——陈田作品及教学文献展
主办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承办:西安美术学院教务处、教务处、科研处、美术馆、雕塑系
时间:2019年11月18日-24日
开幕式:2019年11月19日15:00
地址: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B栋二层
艺术家介绍
1964年,陈田在西安创作时拍照
陈田(1925-1987),江苏省徐州邳州展城人。 194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期间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 1954年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西安美术学院任教。
陈田自幼就热爱绘画。 1946年开始跟随留法著名画家韩乐然先生学习绘画。 (汉族,朝鲜族,东北地区早期中共党员)。 同年,参加韩乐然组织的艺术文物考察团,首次对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石窟进行全面考察。
1952年陈田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同年协助导师华天佑先生进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雕塑工作。 曾任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雕塑组书记。
1957年,陈田在陕西被误划为“右派”。 1966年,“文革”伊始,他回到家乡。 1972年至1979年,他为家乡江苏省郫县创办了玉雕厂、毛皮动物厂、草编工艺厂等,培养了大批工艺人才。 他还留下了百万字的工厂日记和相关资料。 1980年,他执行政策,回到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任副教授。 1984年画《干杯》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但无作品存世。 在此期间,他日夜工作、调查、写作,最终积劳成疾,于1987年在西安去世。
重要作品有陶瓷雕塑《美女行走》、《昆虫学家周尧》、《人类学家裴文忠》、《唐太宗肖像》、《干杯》(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等。
1947年夏天,陈田在新疆克孜尔石窟前绘制了石窟编号图
1954年,陈田获得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证书。
1953年陈田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方案展览会议纪要
陈田1955年在西安美术学院创作的作品《红卫兵》工作照
1978年,陈田主持并带领王干、杨开昌、龚作人等人完整复制了原版大佐俑。右边的就是陈田
1980年前后,陈田与学生王启月、王志刚在陕北合影
1984年创作《干杯》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 没有作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