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出现了许多风格独特的手工艺品。 今天我就带大家走进汉代人民丰富多样的生活。
这些精美而特殊的工艺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和实用目的,还传达了当时流行的神话和道教色彩。
中山靖王墓出土的博山炉
比如西汉时期,出现了一种非常常见的焚香工具——“博山炉”。 炉体装有山形炉盖。 山上雕有人物、龙虎、飞禽走兽,还有镂空的孔洞,可以让香火透出。 当你在里面加入香料,烟雾袅袅升起,就会产生一种雾蒙蒙的效果。 学者认为,此香炉模仿了想象中的海外仙境。 博山是东海仙山的传说名,因此这种形状的香炉被称为“博山炉”。
青铜羽人
另一件出土文物是“铜羽人”,其相貌奇特,大耳高鼻,深目深邃,背生两只翅膀。 这种奇特的形象就像神话中描绘的神仙神兽一样,经常出现在各汉墓出土的文物和画像石上。 由此可见汉朝对于神仙思想是多么着迷。
除了不真实的神话传说之外,还有一类取材于真实历史人物的艺术风格。 陕西霍去病墓建于西汉时期。 墓室里的一组雕塑非常引人注目。
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 当他还是个十八岁的少年时,就已经跟随叔叔卫青出征,甚至只身深入祁连山。 由于他的战功卓著,汉朝现在完全控制了河西平原。
马践踏匈奴雕像
霍去病24岁时急病身亡,汉武帝十分悲痛,将霍去病的陵墓修建成祁连山的形状,以代表他的勇敢。 墓前的大型石雕《马践匈奴》清晰地传达了他对国家的不朽贡献。 陵前另一尊非常著名的石雕是“卧虎”,这是一只俯卧的老虎,威势十足,蓄势待发。
据《汉书》记载,霍去病墓前堆积的土堆象征着霍去病所征服的匈奴大本营——祁连山。 祁连山终年积雪,又是猛兽出没的地方,更可见战士们的征战有多么艰难。
伏虎
在秦兵马俑出土之前,专家们根据汉代遗留下来的石雕认为,中国古代的雕刻技术非常落后,尤其是写实描绘的技巧并不突出。 其实,这是因为汉代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再现物体的形象。
西汉初年,老庄、玄黄奉行休养生息的思想。 因此,当时的人们认为艺术也应该以无为为治,少即是多。 工匠和技术人员可能认为过多的雕刻会使材料失去最纯粹的自然之美。 力量。
也就是说,汉代注重的是内在的“像”,而不是外在的“形”。
由此,我们看到了“伏虎”石雕古朴、刚强、有力的一面。 对于一个长年在塞外抵抗异族的士兵来说,这样自发的举动显然比对自己身体的精致逼真的描述更能展现他的真实气质。
与历史人物相关的题材,如荆轲刺秦王等,也是汉代画像石上反复出现、流行的题材。
四川省乐山市马好崖墓《荆轲刺秦王》
例如,在四川乐山,就保存有东汉荆轲刺秦王的石像。 这块石石的图案利用柱子将动态和时间线一一表达出来,就像我们今天看连环画一样,让观者能够感受到身临其境、临场感的刺激。 其中一个场景中,荆轲与侍卫从右向左交叉,与下一帧逃跑的秦王形成近45度的V字形对峙,增添了紧张感和紧张感。对抗。
在讲述这段历史的汉代石刻画像中,最著名的当属山东嘉祥无量寺的《荆轲刺秦王图》。
山东嘉祥无量寺拓片《荆轲刺秦王图》
刺杀之际,荆轲的计划出现后,大殿一片混乱,人心惶惶。 学者指出,这整个场景描绘了荆轲扔出匕首,但只击中铜柱,秦王仓皇逃跑的故事的高潮。
左边的人惊慌地转身躲避,名单上的人称他为秦王; 右边的人举手被抱住了,看上去很兴奋,名单上的人叫荆轲。 荆轲和秦王之间,一根柱子划出了不同的空间,成为生与死的呼吸间隙。
匕首误插在柱子上,年仅13岁的荆轲副手秦舞阳惊恐地躺在地上,装有秦奸范于期头颅的盒子也掉落在一旁。 种种情况已经暗示了这次刺杀的悲惨结局。
在这生死存亡的惊慌和紧张时刻,我们仿佛是一场谋杀案的目击者。 场面虽然戛然而止,但荆轲的悲剧却已是注定的结局,让观战的后人更添“风瑟瑟瑟,心境变迁”。 “水已冷”的悲伤。
其实,汉代画像石、画像瓦除了悲壮的历史题材外,还描绘了普通百姓的车马出行,乐舞等欢乐,战争、狩猎等庄严。 这些都是民间流传的绘画题材。 它们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交织着强烈而生动的生命力。 它们也帮助我们了解汉代百姓的繁华世界。
马践踏飞翔的燕子
最后我们来看一幅东汉的《马踏飞燕》,造型生动有趣。 此件青铜器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它造型大胆,充满奇特的幻想。 描写一匹马在驰骋时,后脚却踩着一只燕雀,身轻如踏浮云。
按理说,这样的马骑飞燕的状态是不现实的。 然而,在这尊铜像中,马仿佛是踏着虚空一般,全身的重量均匀的落在了燕子的身上,展现出了不可思议的灵巧。
与秦兵马俑坑道中的铜马造型相比,汉代的马的描绘显然增加了更多的创作者的主观意志,更具艺术表现力。
与西汉霍去病墓前粗壮、厚重、古朴的石马相比,这匹东汉铜马飞驰奔腾,对物象的观察较少,呈现观念化、风格化的特征。
图片·文字|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