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打拼26年,从学徒到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文/图 金阳网记者 彭启友
近日,深圳市祥利工艺家具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国华荣获广东省5月1日劳动奖章。 消息传来,熟悉王国华的人们都认为他应得的,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近年来,王国华获得了多项奖项和荣誉。 2014年荣获“观澜杯”全国红木雕刻大赛特等奖; 2017年荣获“中国家具行业技术能手”、深圳市技术能手称号; 2018年荣获深圳市技能奖。 2015年、2018年两次荣获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
20多年的打磨
王国华,1976年11月出生于浙江东阳。 浙江东阳是著名的木雕之乡。 王国华自幼受其影响,立志追求雕刻之路。
16岁开始拜师,选择了雕刻技艺中最精致、最难学、最有艺术感的红木雕刻。
第一个月,师傅只给了他几块木头和一把雕刻刀,让他把木头全部铲掉。 “那一个月,我的手起了水泡,长了厚厚的老茧,但我的手力和木雕手感得到了锻炼。”
这个学习持续了6年,我和师父同吃同住。 前三年完全无薪。 1993年,王国华跟随师父来到深圳,再也没有离开过。 他说,东阳做雕刻的人才多,但深圳做雕刻的人就少得多。 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和关心技能人才。 深圳经济发展迅速,同时也是一座移民城市。 容易与人沟通,非常适合创业。
20多年过去了,王国华依然清晰地记得刚到深圳时的情景:“学习过程中,大师休息的时候,我们经常一起研究他们的作品,看谁做得更好,不断学习。”
付出就有收获。 2014年至2017年,王国华连续四年荣获祥利公司职工雕塑大赛第一名。 同时,在深圳市第八届、第九届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木雕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化腐朽为神奇
如今,王国华已成为公司雕刻技术的主力军。 以前帮助过他的师傅们现在都已经退休,回到家乡当老板了。
从徒弟到师傅,自然肩负的责任就更多了。 近年来,祥利公司的大型雕塑基本都是由王国华带领的团队制作。 每年他都会有一两部大型作品问世。 每一件大型雕塑都需要数月,甚至一年多的时间。
艺术是无价的。 王国华说,雕刻艺术可以大大提高木材的价值,化腐朽为神奇。 一块木头通过雕刻可以无限增值。 “路边的腐木、废木经过我们加工后能卖到上千元,这很正常。”
雕塑工作通常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但王国华很享受每件工作给他带来的新鲜感和满足感。 他最满意的深雕作品是六位大师耗时一年完成的。 那是一个长十多米、宽五米的花鸟屏。
大型家具雕刻价格昂贵。 王国华完成的最贵一套卖到了上千万元,其他大部分也卖到了四五百万元。
随着技术的发展,木雕行业逐渐从纯手工走向机械化。 据说,市场上看到的很多木雕家具60%到70%的工作是由机器完成的。 虽然有时会用机器来制作粗胚,但王国华更喜欢自己用切肉刀来做。
在提升自身的同时,王国华坚持“教、帮、引”,将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徒弟。